星期一, 28 8月 2023 00:02

雄伟的大猩猩

本文摘自《创造》杂志中文版第42卷第2期

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
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

观察大猩猩其乐无穷,研究大猩猩亦趣味盎然。令人惊讶的是,直到最近科学界才对它们有所了解。

首次对这种奇妙动物的科学描述是来自一位行医的传教士,他名叫托马斯·萨维奇(Thomas Savage),1847 年他在文中写道:

大猩猩

当地土著把这种动物称为恩吉纳(engeena)。相比黑猩猩,其体型更加高大,性情更加凶猛。恩吉纳的身高在一米五以上,但它的肩膀宽度明显不成比例,是黑猩猩的两倍。它们的毛发粗糙黝黑,除了年老的个体毛发变成灰色……它们是群居动物,其雌性在数量上超过雄性。恩吉纳的性情极其凶残,在当地人眼中是一种恐怖的生物,除了需要自我防卫,他们很少与这种生物针锋相对。捕杀一头恩吉纳被视为充满技巧和勇气的壮举,胜利者备受尊荣。1

 尽管萨维奇描述得很准确,但他从来没有亲眼见过一只活的大猩猩。2 他只是从当地曾目睹大猩猩的猎人口中收集信息。因为萨维奇对当地的语言和交流方式越来越熟悉,所以他可以辨别,这些不是传说。他将获得的头骨和其它骨头送到波士顿的博物学家杰弗里斯·怀曼(Jeff ries Wyman)那里,后者将这些材料和发现介绍到科学界。3 首位观察到活体大猩猩的欧洲人是大约 10 年后穿越西非的动物学家保罗·杜恰卢(Paul Du Chiallu)。尽管萨维奇想把这种动物命名为恩吉纳,但怀曼选择了大猩猩(gorilla)这个名字。2 取这个名字是基于古代迦太基人,航海家汉诺(Hanno)的著作,他生活在公元前 5或 6 世纪,其探索的足迹遍及西非海岸,一直到达今天的塞拉利昂:

在最深处有一个岛,与前面所描述的岛很相似,那里又有一个类似的湖和一个岛,上面住着一些未开化的人。这种生物雌性的数量比雄性多很多,皮肤粗糙:我们的翻译把它们称为大猩猩(gorillae)。4

大猩猩是家庭群居动物,通常由一头成年雄性带领,其背部有一片独特的灰色毛发,因此被称为银背大猩猩。

学者们不确定汉诺所描述的是什么东西,但其中的细节说到有一个“类人”部落,雌性的数量比雄性多,这些都符合若干种猿猴的特征。把猿称为“人”显然是不正确的,但鉴于欧洲人和非洲人都相信存在次等类人的生物,所以他们把猿描述为类人生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萨维奇发现的大猩猩后来被称为西部大猩猩,但我们今天将它分为两个亚种:西部低地大猩猩(gorilla gorilla gorilla)和跨河大猩猩(gorilla gorilladiehi)。成年雄性大猩猩的平均体重可达 200 公斤,而成年雌性则只有约 100 公斤。5 罗伯特·冯·贝林格(Robert von Beringe)船长于 1902 年在东非探险时首次辨识出另一个种群——山地大猩猩。它们也分为两个亚种:山地大猩猩(gorilla beringei beringei)和东部低地大猩猩(gorilla beringeigraueri)。5 尽管将这种生物分成如此多的亚种在科学上一直争议不断,但它们在遗传和形态上确实存在差异。

大猩猩是家庭群居动物,通常由一头成年雄性带领,其背部有一片独特的灰色毛发,因此被称为银背大猩猩。它通常是这个群体中所有幼崽的父亲。大猩猩幼崽完全依赖它们的母亲。雌性大猩猩要到7~8 岁才成熟,而雄性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大猩猩在豢养的环境可以活到 50 岁。

大猩猩是社会性很强的动物。当偷猎者想偷走一只幼崽时,他经常要杀死或残害几只参与保护幼崽的成年猩猩,之后这个群体通常会解散。当一只大猩猩死亡,群体中的其它大猩猩会表现出类似哀悼的行为。6 目前还不清楚大猩猩的实际感受,但它们在相似的环境下会经历与人类类似的荷尔蒙变化。然而,大猩猩的脑容量不足,无法像人类那样从抽象的角度去理解发生的事情。

成熟的大猩猩会长出看似吓人的门牙,用于自卫和展示其首领地位。然而,大猩猩的食谱几乎完全是素食,有时会以蚂蚁和白蚁等昆虫为辅食。大猩猩吃水果,也会进食富含纤维的植物,比如叶子、嫩枝和茎。大猩猩体内超长的肠子使它们看起来是一副典型的大腹便便的样子,这有利于它肠道的细菌分解粗糙的植物物质。也许是为了取得另一个摄入珍贵营养的机会,大猩猩有时会食用从消化系统排出的物质。这种行为被称为食粪症癖,虽然从本能上我们觉得很恶心,但兔子和其它食草动物也会发生类似的行为。

大猩猩

因为不了解大猩猩的天然食谱的重要性,所以动物园几十年来一直以不恰当的方式喂养它们。由大量水果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饼干组成的食谱引发了大猩猩心脏出问题。当动物园提供更多的天然食物,包括更多的叶子和富含纤维的食物时,他们发现大猩猩的健康日益改善了。7

人类和大猩猩之间明显的相似之处是不可能被忽视的,而他们的发现刚好赶上达尔文在 1859 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为进化论推波助澜。看到一种与人类如此相似的动物,人们不禁要问,我们是否只是进化生命树上的一个分支。


大猩猩能够学习语言吗?

最著名的大猩猩叫做可可(Koko),它接受基础美国手语训练,据报道它能明白超过 1000 个手语。但手语专家指出,尽管可可知道数量可观的词汇,但它完全缺乏句法——不懂用于控制词序、时态和递归等方面的语法规则。真正的手语跟口语一样复杂。此外,可可的手势需要它的培训师佩妮·帕特森(Penny Patterson)进行解释。很明显,可可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比如它可以做出表达“饥饿”的手势),但这种能力还远远不是真正的语言(比如,它无法说“请为我点一份素菜比萨,在午饭时间送到我的笼子”)。


近亲还是独特的创造?

据说大猩猩是我们人类的进化近亲,有人宣称“我们人类有95% 的 DNA 跟大猩猩”是相同的。进化论者相信只有黑猩猩才是人类的近亲,据说人类与黑猩猩之间的 DNA 相似度高达 98% 到 99%。但最近的研究成果有力地驳回这套观点。具体的相似值难以计算,它取决于比较的对象,但我们人类与黑猩猩 9 的 DNA 总体相似度不会超过 80%~90%,进化论者正在为解释这种巨大的差异是如何在有限的进化时间内产生而苦苦挣扎。由于大猩猩与人类差异更大,所以它们更难在进化论想象的故事中得到解释。

可悲的是,大猩猩身上类似人的特征意味着这种生物的精妙设计常常被进化论的宣传所遮蔽。

然而,相比其它动物,猴子和猿与人类更相似。10 人类与大猩猩之间的基因相似性可以用共同设计来解释。大猩猩的样子像我们,行为也跟人类有点类似,它们吃同样的食物,需要相同的温度环境(但我们发明了衣服和供暖系统,能够生活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既然如此,我们内在的基因为什么会有很大的不同呢?一位优秀的设计师可以把相似的杰出设计运用在相似的生物上,这点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也得到印证。


大猩猩是被创造,并非进化而来

可悲的是,大猩猩身上类似人的特征意味着这种生物的精妙设计常常被进化论的宣传所遮蔽。但是,我们如何从基督徒的视角去解释大猩猩呢?想想这一点:这就好像猿猴是按着我们的形象而造,但它们是没有灵的。它们无法理解上帝的伟大,也无法知晓耶稣基督的赎罪之工。但创世记告诉我们,人是按着上帝的形象而造的。这并非指身体的相似,而是指属灵的相似。在属灵理解的层面,大猩猩和我们有无限的差距,正如我们和上帝在智慧和能力上也有无限的差距一样。当我们看到这些奇妙的生物,一种敬畏之情就油然而生。上帝本来可以把我们创造成像猿猴一样没有灵命,但祂并没有这样做。祂赋予人类灵命的生物,让我们去探求和崇拜,并且与这位宇宙的创造主沟通。   

  


    

【扩展阅读】

● 猿+人等于“猿人”?!

● “摩登”的尼安德特人

● “走出非洲”人类起源模型摇摇欲坠

● 猿猴进化成人的神话被戳破

● 黑猩猩基因组序列与人类大不相同

● 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组几乎相同吗?--对有关文献的重新评估

● 谁说人类的DNA大部分是垃圾?戳破进化论又一个雷人的观点

● 为什么世上存在不同肤色的人种?

● 长得像就证明来自共同的祖先吗?

● 就凭两颗门牙被载入教科书首页——猿人的真相

 


参考文献和注释

1. Savage, T.S., Communication describing the external character and habits of a new species of Troglodytes (T. gorillaProc. Boston Soc. Nat. Hist2:245–247, 1847.

2. Conniff, R., The missionary and the gorilla, Yale Alumni Magazine, Sep/Oct 2008, yalealumnimagazine.com.

3. Savage, T.S. and Wyman, J., Notice of the external characters and habits of Troglodytes gorilla, a new species of orang from the Gaboon river, Boston J. Nat. Hist. 5(4):417–443, 1847.

4. Hanno, cited in Murray, H., Encyclopaedia of Geography, Book I, Part I, Section III, 1844.

5. Gorillas, World Wildlife Fund, wwf.panda.org.

6. Dvorsky, G., Heartbreaking new observations suggest gorillas may grieve for their dead, Gizmodo, 4 Apr 2019, gizmodo.com.

7. Langlois, K, Something mysterious is killing captive gorillas, The Atlantic, theatlantic.com, 5 Mar 2018.

8. What Koko the gorilla could and couldn’t do, The Economist, economist.com, 5 Jul 2018.

9. Line, P. The myth of ape-to-human evolutionCreation 41(1):44–46, 2019.

10. Doyle, S., Why did God make humans and chimps so similar?, 12 Dec 2015.

    

本文原英文链接见:https://creation.com/gorilla.

 

 

阅读 711 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