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1 8月 2023 00:42

海洋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年轻的地球

本文摘自《创造》杂志中文版第42卷第2期

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
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

年老地球论是当今非常普遍的信念,它认为地球有数十亿年那么古老,漫长的时间就像魔杖,能够将化学分子变成人,其过程中一切的难题都可以神奇地被解决。

只要站在海边,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上帝创造这个星球和其上所有水的大能大力,以及上帝用洪水来审判世界是何等可畏。

当然,即使地球有“数十亿年”的历史(这是化学和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但漫长的时间不是进化的充分条件——我们已经通过其他的科学理据证实即使有漫长的时间,进化也不会发生。

“年老地球论”的概念最初来自于地质学对岩层的研究。更准确地说,是来自对那些岩层形成的解释:假定这些岩层都是通过我们今天观察到的、缓慢逐渐的过程来形成的,其形成的速率与今天看到的速率大致相同,这种信仰体系被称为“均变论(uniformitarianism)”。 这种信仰并不是基于科学的证据,但却假借证据来欺骗大众。

这个信仰体系充满偏见地否定了圣经记载的挪亚洪水,排除了岩层由世界性的大洪水产生的可能性。但事实上,洪水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地质作用,塑造出这些岩层的特征,而完全不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

当然,那场洪水的水最终流归今天的海洋。只要站在海边,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上帝创造这个星球和其上所有水的大能大力,以及上帝用洪水来审判世界是何等可畏。但我们还可以从浩瀚的海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其中蕴含着许多驳斥年老地球论的证据,它们也清晰地印证了圣经记载的历史。

 

使用均变论的假设来击败年老地球论

海洋可以作为一种“测年”的计时器,因为我们可以测量海洋中发生的各种过程的速率。按照年老地球论者的均变论信仰体系(即这些过程速率大致不变),我们就可以计算得出海洋的“最大年龄”,这个年龄明显违反世俗的年老地球论范式,却不会对圣经的历史时间框架造成任何问题。因此,根据我们已有的科学证据,均变论是自相矛盾的。

 

海洋里的盐

海洋的盐度能作为一个“计时器”,因为我们可以估算进入海洋的盐量和离开海洋的盐量。实际上进入的盐比离开的要多得多,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洋会变得越来越咸。因此,我们可以假设海洋盐分的增加一直保持大致相同的速率,来作为一个均变论“计时器”。假设海洋开始的时候是纯净水,要变得像现在这样咸需要多长时间呢?

创造论科学家史蒂夫· 奥斯丁(Steve Austin)和罗素·汉弗莱斯(Russell Humphreys)使用现有最保守的数据计算,得出了海洋的可能最大年龄是 6200 万年(这不是实际的年龄,而是年龄的上限。)。1 虽然 6200 万年看起来似乎是很漫长的时间,但实际上若与进化论者所宣称的海洋年龄——38 亿年相比,这个数字就太小了。2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海洋最初应该已经有一些盐分;此外在大洪水期间由于剧烈的侵蚀和火山作用,大量的盐分和其他矿物质会进入海洋(因此海洋的实际年龄要远远低于这个上限)。

而且更近期的估算表明,盐输入海洋的量甚至比奥斯丁和汉弗莱斯所计算的还要多,这意味着海洋的最大年龄应该更低。3 简而言之,如果海洋的年龄真的有进化论者所宣称的那么古老的话,那么海洋应该比今天的实际情况要咸得多。年老地球论者唯一的“出路”是假设海洋盐分的累积速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样就破坏了(他们所信奉的)整个均变论假设。

 

镍的累积

我们还可以测量镍进入和离开地球海洋的速率。如果海水溶解了过多的镍就会产生毒性。根据英国环境健康手册,当海水中的镍浓度超过一亿分之三,就会对海洋生物产生毒性——但按照目前的镍输入海洋的速率来计算,只需要短短的85 万年就能达到这个浓度了!

然而,我们也知道海底会形成含镍的“矿物质结核”,那年老地球论者能否藉此解释现在海洋中的镍为何浓度还那么低呢?不能,即使假设所有进入海洋的镍都沉积在这些结核中,根据现有数据进行估计,累积目前发现的结核中所有的镍仅需 13.3 万年。与盐一样,对年老地球论的假设来说,镍进入海洋的速率也太快了。4

  

所有的海底沉积物在哪里?

我们观察到从大陆被侵蚀所产生的沉积物会不断累积在海洋中。在某些地方,例如河流的入海口,随着陆地不断被侵蚀,所产生的泥沙会经过流水运输到海洋中,河口附近的海岸线就会逐渐地扩大。同时,由于这些侵蚀的过程,陆地上的峡谷也会越来越深。因着在海拔越高和越陡峭的地方,会发生更快的侵蚀,所以大陆上的岩石都在逐渐被这种作用所侵蚀,并通过流水运送到海洋里。

现今海底的沉积物平均厚度小于400 米,并且海底的某些区域根本没有沉积物。如果海洋真的是非常古老,就不应该发现这种情况。我们还可以估计板块俯冲(subduction,海洋地壳板块逐渐俯冲到大陆地壳板块之下)将沉积物带回地壳的最大速率。假设此速率一直保持不变(再次用均变论的假设来反对年老地球论),此过程太慢了,无法解释为什么海洋中的沉积物这么少,因为板块俯冲无法消除足够量的海底沉积物。实际上,按照目前的速度,要累积今天海洋中所有沉积物只需要不到 1200 万年。5 同样,持续了一年的全球性挪亚洪水猛烈的侵蚀力会让海底沉积物实际的累积速率要比今天的快得多 。

  

巨大的海底峡谷

在世界各地我们都在近海的海底区域发现了巨大的峡谷,有的甚至比美国的大峡谷(Grand Canyon)还大,它们在深深的海底,而且垂直于海岸线。例如加利福尼亚蒙特雷近海的蒙特雷峡谷(Monterey Canyon)。此海底峡谷的最大落差为 1700 米。但这与落差最大的卡布勒通峡谷(Capbreton Canyon)相比也相形见绌,后者的落差达到 3000米。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巨型的海底峡谷呢?

这就难倒了相信均变论的地质学家,他们只能承认目前没有被广泛接受的理论能解释这些现象。然而,使用年轻地球和挪亚洪水的视角就能完美地解释这些海底地貌的特征。它们是洪水消退阶段,从大陆回流到海洋的“渠化流”(集中的、会冲出沟渠的水流)冲蚀所形成的渠道。这也是为什么在陆地上常常发现向海洋方向延伸的山谷。同一快速的渠化流冲蚀出陆上山谷,也在近海处冲蚀出海底山谷。6

 

海洋年龄的总结

如果海洋真的有数十亿年的历史,它就应该具有古老的特征,但是这些特征都不存在。

如果海洋真的有数十亿年的历史,它就应该具有古老的特征,但是这些特征都不存在。而这一切与圣经的记载都是一致的:今天的海洋始于创造周的第一天,距今约6000 年前,最初的海洋覆盖了整个地球。

今天的海洋也有足够多的水能淹没整个地球。如果整个岩石圈都是平的(没有高山和低谷),那么现有的水就会覆盖整个地球,达到约 3 公里深。挪亚洪水开始时所发生的地壳板块运动,让海水淹没了所有大陆。

洪水之后,正如诗篇 104:8 所述:“诸山升上,诸谷沉下”,使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地球表面的岩石非常高低不平。即使是地球上最高的山——珠穆朗玛峰,也是在洪水的末期才被抬升的,成为一个全新的山峰(据测算今天珠峰还在上升,尽管速度要慢得多)。因此,难怪珠峰的山顶上仍有含海洋化石的石灰岩。所有这些事实都回答了以下几个古老的问题,即在挪亚洪水中“所有的水从哪里来?”“有足够的水覆盖所有大陆吗?”以及“水都去哪里了?”。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我们的海洋不仅蕴含着许多证实圣经历史的证据,而且还蕴含着数千年前淹没所有大陆的水——同时也是承载着挪亚方舟的水。7

  


    

【扩展阅读】

● 世俗科学无法解释的冰期问题

● 我们地球的内核不应该存在!

● 冰河时期大洪水之后的独特现象

● 岩层记录与挪亚洪水相吻合

● 水口和风口:洪水消退时侵蚀形成

● 气候剧变!挪亚洪水导致的暴雨、冰川和沙漠

● 大洪水留下的岩层有“亿万年”吗?它们自带的证据说“不”!

● 挪亚大洪水的水来自何处?洪水之后的水退向何方?

● 大洪水的岩石印记

● 咸海--年轻地球的证据

 


参考文献和注释

1. Austin S.A. and Humphreys, D.R.,The sea’s missing salt: a dilemma for evolutionists, Proc.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eationism, Vol. II, pp.17–33, 1990.

2. Why do we have oceans? oceanservice.noaa.gov, 25 June 2018.

3. Sarfati, J., Salty seasCreation 21(1):16–17, 1998; creation.com/salty.

4. Whyte, D., Nickel concentration indicates young oceansCreation 38(3):54–55, 2016; creation.com/nickel. Figures used are those updated on 8 March 2021.

5. Walker, T., The mud is missingCreation 32(3):52, 2010; creation.com/missing-mud.

6. Oard, M., Submarine canyons bigger than Grand Canyon: Carved as Noah’s floodwaters recededCreation 41(3):48–51, 2019.

7. Batten, D., Ed., The Creation Answers BookChap. 12: Noah’s Flood—what about all that water? creation.com/cab12.

    

本文原英文链接见:https://creation.com/oceans.

 

 

阅读 607 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