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3 1月 2017 04:13

自相矛盾的无神论

本文摘自《创造》杂志中文版第39卷第1期

作者: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 

正确的科学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可能有永动机或不耗能的机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已经决定了这类机器不可能存在1,任何称发明这类机器的言论,要么有错误,要么是骗局。

若你愿意仔细反思一下,这种说法指向了我们荣耀的创造者上帝

永动机

永动机和不耗能的机器是人们想象出来一种机器,一种是不需要外在能量,可以永远持续运作,另一种能用较小的能量或燃料产出较大的功率。1
我们的宇宙也可以视为一种机器,它的零部件可以运动,有燃料,它在众星、太阳或以其他方式消耗能量,而且也会做功。2 但是对那些不相信创造者上帝存在的人来说,宇宙其实是一种不需消耗能量的永动机。为什么这么说呢?

对于无神论者来说,宇宙(定义为现存能量和物质的总和,这涵盖了假设出来的‘多宇宙’)要么是:在没有外力或外来燃料或能量的作用下自行产生;也就是说,宇宙自发创造了所有的力、燃料和能量;宇宙要么是:永恒的,也就是说,按定义,宇宙不需要“外在”能源,可以自行永远运作。

宇宙要么是永恒的,也就是说,按定义,宇宙不需要“外在”能源,可以自行永远运作。

今天大众多会选择第一个可能性,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宇宙正按热力学第二定律走向“热寂”,这也等同于说宇宙有一个开端。3
不过很明显,也是意味,宇宙的能量必然是自发产生的,这样一来就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相悖。所以无论怎么说,对于一位无神论者,宇宙必须是一个不需外来能量的永动机,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定义。
无神论中这个“宇宙从无到有”的假设4看起来不比一个制造永动机的幻想好上多少,就像无学识修养的小工匠在自己的工作铺里捣鼓‘不需要能量’的永动机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这个错误犯不得,只有反科学才会认为永动机和零耗能机器会存在。无神论者逃避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推断这些科学定律并非恒定,而是进化的,或是在多个宇宙的其他地方不适用。显然,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喜好的理念,将可观察、可检验的基本科学公理弃之不理,提出这一观点的人干脆是摒弃基本的科学原理,并称他们的观点是科学的。相反,如果你相信上帝创造了这个宇宙,就不需要将宇宙视为一台永动机,还可以严格地遵循最高标准的可观察、可检验的科学观。

有时,无神论者会这样回应:引入创造者上帝,等于需要一个永动机。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错误不仅在于将上帝比作机器)。机器是由物质能量组成的。物质、能量是上帝所造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上帝是个灵,祂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 约翰福音18:36)科学仅判定在这个物质世界中不可能存在永动机,但是科学服从于上帝自己创造的自然定律。
所以剩下来的基本上是两个选择,要么相信一个科学定律判断为不可能存在于这个物质世界的机器,坚持“一定存在永动机”的这个无意义、自相矛盾、不科学的无神论宇宙观,要么相信上帝是这个物质能量宇宙的起因,上帝也建立了世界运作的自然法则。

因此我们看到,无论是思辨、逻辑还是科学都引向了一位伟大、奇妙、荣耀的创造者——上帝。

 

 

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

文学学士,道学硕士,爱丁堡大学神学博士

助理证书,应用科学,经济学学士

这是作者的笔名。作者获得建筑科学三级认证,获得悉尼大学的经济学学位。克里斯的背景是工业建筑,目前在金融市场工作

 

【扩展阅读】

● 无神论需要进化论的支撑—进化论有事实支撑吗?

● 当今教会在这场属灵战争中应以张伯伦的错误为鉴

● 回应提摩太·凯勒的《创世、进化以及平信徒》一文

● 奥康姆的威廉——第一位新教徒

● 未来——“年老地球论”基督徒的困境

● 为什么进化论不是科学?

 


参考文献与注释

[1]Wieland, C., World Winding Down: Understanding the ‘law of disorder’—and why it demands a Creator, Creation Book Publishers, Powder Springs USA, 2012.

[2]这一观点(完全无法验证)认为,我们宇宙是众多(无法观测到的)宇宙中的一个,有可能和其他宇宙的自然定律不一样。参见creation.com/multiverse-theory.

[3]宇宙的总能量是不变的(第一定律),但是宇宙中的可用能量在不断下降(第二定律)。所以如果它永远存在,我们就应该早就消耗了所有的可用能量,就不可能再做功了。

[4]Krauss, L. A Universe From Nothing: Why There Is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 Free Press, USA, 2012. See critique, creation.com/krauss.

原文见:国际创造论事工 www.creation.com

阅读 6124 次数